生态学家为什么喜欢这些“朝生暮死”的虫子们?
充满钢筋水泥的城市究竟怎样“吸水“?
城市和乡村的水彼此之间有关系吗?
...
要不先听朱博士说说?
朱虹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学博士,杭州青山自然学校创始人之一、课程研发负责,专注自然与环境教育工作6年,在浙江、内蒙、深圳、香港等不同地区参与多次自然与环境教育相关活动设计与执行。2017年曾主持设计TNC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在校自然教育课程《路边的自然》,并入驻多个北京学校的课外活动。2018年开始在大自然保护协会小水源保护项目地青山村同团队一同推动未来乡村的自然环境保护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探索。一直关注乡村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与案例,曾带领学生团队去往不同目的地考察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现在同团队一起探索青山村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并进行实践。
活动时间
2022.08.06|周六 16:00-18:00
活动内容
分享会 + 流域地图绘制工作坊
活动地点
klee klee & friends上生新所店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3号楼
在现代城市中,自然之物与人工事物高度融合,相互影响。在做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地表的各种材质,就像水泥、土壤和各种植被……它们都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城市的水循环;进而对城市的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昆虫种群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此次分享中,朱博士将会带领大家从水的地表径流系数的计算出发,并通过对于EPT昆虫(水环境指示昆虫)生态功能的介绍以及流域地图的共建制作,了解城市生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千岛湖水基金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民生通惠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国水源地保护慈善信托”的首个落地项目。项目选择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千岛湖,作为探索中国城市水源地可持续保护模式的试验区,委托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作为科学顾问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万向信托担任受托人进行资金及事务管理。
水基金发起与支持方
展览设计